所在位置: > 利来国际老网站 >

利来国际老网站
联系方式
电话:0319 7588019
传真:0319 7588019
邮编:055151
地址:河北省任县 邢家湾镇西黄庄工业区
百丽邦际(01880)利来国际老网站
发布时间:2023-04-24 点击: 次 编辑:admin

  业务回顾-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年度 鞋类业务回顾 2011年本集团鞋类业务保持了销售规模的较快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因素,是较快的同店销售增长,全年超过15%。同店销售增长,一方面得益於消费者群体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依靠本集团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欣喜的看到,真美诗、妙丽、美丽宝等新兴品牌,经过两三年的整合、调整之後,货品营运能力和店铺管理效率明显提升,同店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我们也观察到,2011年内,平均成交价格提升幅度,较历史水平略高,对於同店销售增长亦起到正面作用。价格提升较多,一方面是由於本集团持续改善货品结构,并通过高效的货品营运能力提高平均成交价格;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升,同时,百货渠道的促销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促销力度相对降低,导致实际成交价格超过规划预期。从行业整体而言,产品价格的上升应该与成本上升保持大体一致,在原材料成本上升预期逐步缓和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单价上升也会有所放缓。该等正常化的过程,自2011年底已经开始,这对於不断培养消费者基础、保证鞋类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鞋类业务增长较快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来自於较快的开店进度。全年净开店1,958家,较2010年年末的8,312家店铺,增加了23.6%,超过我们年初的预期。其主要原因,第一,百货渠道的拓展和渗透速度较快,迅速拓展三线城市市场,以及中心城市的郊区和社区市场,对於以百丽为代表的核心中档品牌形成很强的拉动。仅以百丽一个品牌为例,今年新进入的城市就超过40个。第二,妙丽、百思图等新兴品牌原有规模不大,在本集团遍布全国300个城市的零售平台上,得到供应链、零售管理和商务团队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有条件快速进入已有合作关系的百货商场利来国际老网站。第三,本集团在相关品类细分市场积极拓展,在百货商场的休闲、男鞋等区域适当增加了覆盖度。以上三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在未来一个时期仍将持续存在,预计本集团鞋类业务有条件保持稳健合理的开店进度。 鞋类业务的毛利率,和去年同期相比,进一步提升。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整体市场价格水平上升,有利毛利空间拓展;其次是本集团新兴品牌,在供应链效率改善、货品营运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毛利水平改善比较明显。从行业整体而言,在既定的成本结构和费用结构下,对於每一个档次的细分市场,由於竞争性力量的持续作用,会形成和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毛利水平,因此,本集团并未将不断提升毛利空间作为经营目标。但与此同时,本集团领先於行业水平的毛利率,并非是由於单方面提价取得的,而是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依靠加强货品管理和营运水平,以及提高供应链弹性取得的,该等毛利优势是可持续的,本集团有信心保持合理利来国际老网站、健康、行业领先的毛利水平。 在毛利率上升的同时,鞋类业务的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促销环境有所变化,促销力度相对减弱,促销相关费用的占销比有所降低。管理费用率略有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附加税金的增加。未来一段时间费用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两个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是百货渠道促销环境的变化,由於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加上促销方式、促销力度、结算方式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目前较难定量预测。但是从我们与百货商场利来国际老网站、我们和竞争品牌这两个基本的关系来说,其本质内容并未变化。根本而言,我们与百货商场在放大客流、刺激消费、控制费用这些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有信心也有条件继续保持合作共蠃的关系。我们也有信心依靠自己强势的品牌、优越的货品能力、高效的营运能力,在同档次品牌中保持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不管是从行业角度考虑,还是对於本集团鞋类业务而言,我们相信有条件保持合理良性的促销相关费用率水平。另一个主要费用变量,是人工费用。随着一线员工工资水平的持续较快上升,预计对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构成一定压力。 原有核心品牌继续保持健康良性发展。首先,销售规模稳步增长,不仅同店销售增长较快,而且在网络拓展方面也继续保持较快进度。以百丽单个品牌为例,2011年全年净增店铺超过300家,店铺数目增长超过20%。如前所述,该等较快的开店进度,对於百丽这样的大型中档品牌而言,主要源自百货渠道不断渗透过程中渠道商和消费者对於知名品牌的需求拉力利来国际老网站。其次,营运效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本集团於2007年及2008年并购的鞋类品牌业务,经过两三年时间的整合,顺利融入本集团总体业务架构和管理体系,从产品研发、生产流程,到品牌营销、零售运营,都根据各自市场定位、扬长弃短,按照本集团的成功模式进行了再造,目前已经成为本集团业务组合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新兴品牌,目前呈现良好的成长性,贡献了鞋类业务2011年近一半的店铺增量和超过三分之一的销售增量,成为本集团鞋类业务持续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2007年即百丽国际上市的第一年,本集团仅有一个年销售额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品牌。短短4年之後,我们不仅拥有了第一个年销售额人民币50亿元的龙头品牌(百丽),旗下其他品牌也齐头并进,取得长足发展,培养出三个人民币20亿元级别的品牌,两个人民币10亿元级别的品牌及七个过亿人民币级别的品牌。这样的成绩,充分验证了本集团将自身定位为一家零售公司、坚持多品牌运作,并以垂直供应链支持零售终端的战略模式是正确和有效的。我们相信,本集团已搭建的全国性零售平台,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渗透力,目前自营的城市,刚刚超过300个。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收入持续提升,本集团凭藉高效的营运模式和强大的零售网络,将有条件不断拓展现有品牌组合的市场空间,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香港地区零售业务的业绩,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在去年的年报中,我们预计,香港零售业务的销售规模增长,以及利润率提升,都不会很明显。当时主要是基於几方面考虑,第一,香港经济增长率进入2011年以後预期逐步回落到常态水平;第二,单店销售规模基数已经较高;第三,租金和人工费用水平持续攀升。从实际经营结果来看,不仅销售规模和同店销售实现双位数的强劲增长,而且毛利率和税前利润率继续改善提升。尤为突出的是思加图品牌,在原本遥遥领先的高基数上,单店业绩进一步取得明显增长。香港地区业务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首先,较高的单店销售额基数本身,并不会成为未来增长的障碍。只要是依靠优质货品、优质服务,并在实现消费者价值的基础上取得的较高单店销售,不仅不会对於将来的成长构成负担,反而可以起到正面作用,因为较高的单店流转可以不断锻练团队、磨合供应链、优化营业流程,同时可以培养更加坚实的消费者基础。同样是思加图品牌,在国内地区的平均单店销售仅为香港的四份之一,即使考虑到消费能力方面的差距,潜在的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巨大,关键是要进一步提升一线队伍的能力,培养主动营销和零售营运的能力。其次,利润率的提升,主要取决於货品能力和营运能力,而非主要依靠提高定价。本集团香港地区的产品售价,并不比国内地区高,能够实现较高的毛利,主要是依靠高效的货品运营能力,以弹性的补货不断改善货品结构,提高适销产品比例、降低滞销产品比例,从而实现较高的毛利率。本集团一向认为,香港市场在零售管理、主动营销和品牌运作方面明显领先於国内市场,其相关经验对於指导、改善本集团国内零售业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香港零售经验和技能的不断移植与借鉴,本集团更有条件在国内零售市场保持领导地位。 运动服饰业务回顾 2011年,运动服饰业务基本维持了去年度以来的缓和恢复态势,同店销售取得中单位数的增长。在同店销售增长不高、费用刚性攀升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压制,这是由运动服饰市场当前比较弱势的阶段性特点所决定的。总体而言,运动服饰业务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近两年来百货渠道对於运动品牌分区的调整,包括减少销售面积、调整楼层位置、少数商场退出运动品类等,对於运动品牌的销售造成较大压力;其次,国际运动品牌的服饰业务,在中国市场由於功能性、专业性定位不强,近两年在国际知名时装和服饰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大。而运动鞋方面,由於竞争性强、差异化高,表现相对较好;再次,部分本土运动品牌近期的一些困难和调整,特别是渠道内过剩存货的处理,对於整体运动服饰市场情绪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集团认为,以上几个因素,本质上是阶段性因素,因此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从渠道的角度,国际一线运动品牌的价格定位和客户群定位,与中国大多数百货商场是相匹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优化以後,在百货渠道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与此同时,本集团也在积极发展独立店铺格式,包括运动多品牌店铺等,期待能够在运动服饰市场的渠道模式多样化、店铺格式多元化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从竞争的角度,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消费者品位日趋精细、运动叁与程度不断提升,服饰产品的功能定位必将更加清晰,不同品类之间的竞争难以构成持续性的威胁。同时,Nike和Adidas等国际一线品牌,已经充分意识到服饰业务面临的压力,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突出运动品牌的差异性和技术含量,不断强化产品竞争力。 至於部分本土品牌的存货问题,我们相信,如果品牌商措施得力,经销商积极配合,问题的解决仅仅是时间问题,不会对於运动服饰市场造成长期影响。从本集团运动服饰业务的品牌组合来看,市场定位终究不同,受到的影响也是间接的和暂时的。由於Nike和Adidas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以及这些品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产品丰富度,本集团一向十分看好国际一线运动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我们希望与这些品牌一起成长,长期拓展中国运动服饰市场。 基於以上考虑,2011年本集团运动服饰业务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开店进度,全年净增店铺1,025间,与2010年底店铺数目相比,增加28.0%。新开店铺较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渠道的持续渗透,有效的拉动了国际一线年,本集团运动服饰业务新进入了30多个城市,新增了与200多家百货商场的合作,表明中小城市市场以及大城市的新兴社区,对於现代零售渠道和国际一线品牌存在持续的强劲需求。另一方面,近两年来,运动服饰经销市场的整合逐步加快,缺乏资金实力和管理实力的弱势经销商逐步退出。对於优质的商业资产,本集团也会积极地专案考察,在商业合理、战略吻合的前提下,整合相关零售资源。 本集团认为,从运动服饰市场的总体价值链来看,随着营运成本不断攀升、消费者价值诉求增强,必然需要在横向层次优化零售资源配置、向优质经销商倾斜;同时在纵向层次,也需要减少经销商层次、拓展利润空间,由大型零售商逐步实现经销体系的整合和简化。以上变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短期内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干扰和压力,但是长期来看,是必要的和有利的,既可以改善总体竞争性格局,帮助零售商提高盈利能力,又能更好地促进运动服饰市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集团整体业务结构的变化 由於鞋类业务和运动服饰业务两个分部在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别,两者相对比重的变化对於集团综合财务指标和营运指标有较大影响。2011年,运动服饰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比进一步有所下降,由去年的38.2%降低到36.0%。 运动服饰业务仅仅涉及分销及零售环节,而鞋类业务则是全价值链模式,因此,前者在盈利能力上,包括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明显低於鞋类业务;但与此同时,因为不介入制造环节,运动服饰业务的存货周转要快於鞋类业务;运动服饰业务的店铺格式与位置亦有别於鞋类店铺,一般而言在百货商场所处楼层较高、店铺面积较大、单店产出较高,因此商场特许扣费率相对偏低,工资费用率等指标也略低於鞋类业务。2011年,随着鞋类业务比重的增加、运动服饰业务比重降低,对於集团综合盈利指标有正面帮助,但同时对於销售费用占销比、存货周转天数等指标也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进入2012年,运动服饰业务因并购整合,其销售规模占比将会有所提高。由於购入资产质量较高,与已有业务存在资源互补性,该等并购活动在增大运动服饰业务销售规模的同时,预期也有利於提高运动服饰业务的资本回报率。 长期来看,鞋类业务和运动服饰业务在销售渠道、市场拓展、消费者群体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预计两个业务分部将会保持相对均衡的发展。 资料来源:百丽国际

Copyright 2017 利来国际老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